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自開展以來如火如荼,但不少市民反映,已經分類好的生活垃圾在后期收運過程中,卻經常出現“混裝混運”的現象,長期以來使得居民前期的分類成果付諸東流。垃圾分類是一項系統工程,任何一個環節出現“梗阻”,都會導致整項工程相互制肘、難以推進。前端垃圾分類不到位,致使中端無法分類清運,末端處理設施更是無法充分發揮其功效,這不僅挫傷了廣大群眾的分類熱情,也使得生活垃圾無法及時得到資源化利用,因此,解決生活垃圾“混裝混運”的難題已刻不容緩。筆桿兒網www.bgzjy.cn
一、造成“混裝混運”的原因
(一)前端分類投放質量不夠高。從實際來看,居民長期以來養成的投放習慣一時難以改變,尤其在前端投放中,大多居民仍未將廚余垃圾單獨分出,由此導致在末端焚燒處理時,混合垃圾水分多,熱值低,爐溫難以控制,污染物排放增多。同理,可回收物的混投則造成了資源的浪費,有害垃圾的混投不僅增大了回收難度,甚至污染環境。前端居民的參與不夠,分類不準,后續的分類收運、處理工作就無法展開。
(二)物業服務企業履職不到位。物業服務企業作為生活垃圾前端分類責任人,大多并未切實擔負起所屬小區分類宣傳、引導、監督等責任。在物業服務合同中,未明確生活垃圾分類的責任和要求,未組織相關企業負責人、中層管理人員、保潔人員等進行生活垃圾分類知識培訓,對垃圾分類的重要意義認知不強,無法督促所在小區將垃圾分類真正落到實處。
該文檔完整內容已自動隱藏,想閱讀全文,請加微信9.9元領取
范文大全